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4篇
  免费   231篇
  国内免费   303篇
测绘学   18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176篇
地质学   741篇
海洋学   552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59篇
自然地理   6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91.
巢湖水环境因子的时空变化及对水华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王书航  姜霞  金相灿 《湖泊科学》2011,23(6):873-880
为研究巢湖水环境因子与藻类生物量的相互作用,筛选出对藻类生物量相对重要的环境因子,以2008年巢湖水质监测数据为基础,采用多元统计方法对巢湖监测点数值数据进行了聚类分析、判别分析及污染特征识别,研究了水环境因子与藻类生物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巢湖水环境自西向东分为重度污染区、中度污染区和轻度污染区,叶绿素、溶解性总氮可作...  相似文献   
992.
三峡小江回水区段2007年春季水华与营养盐特征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4  
李哲  方芳  郭劲松  陈杰  张超  田光 《湖泊科学》2009,21(1):36-44
2007年5月中下旬,三峡水库小江回水区发生水华,主要分布在高阳平湖、黄石代李子和双江大桥三处,对水华期间浮游植物群落特点和水环境特征的分析发现蓝藻占主导,约为浮游植物生物量的81.43%,优势藻种为水华鱼腥藻(Anabaena flos-aquae),结合水华期间总氮含量较非水华期间明显偏高且有机氮为氮素主要成份和许多蓝藻门藻种均带有异形胞的分析结果,认为此次水华是同氮型蓝藻水华,水华暴发前初春的强降雨过程导致小江回水区TP水平的普遍增加促使了TN/TP发生显著的变化,4月份较低的TN/TP水平诱使同氮型蓝藻在小江回水区迅速生长,并在5月份形成水华,水华期间生物量的增加造成水中磷酸盐浓度的降低,使得小江回水区表现出显著的磷限制特征,调查认为:高阳平湖段可能是小江回水区蓝藻水华的发源地,蓝藻生物体随流漂移至下游黄石代李子处并逐渐聚集,形成自岸边缓流带向河道中心逐渐延伸的肉眼可见的蓝藻生物聚集体,从而使得黄石代李子处具有最高的生物量和叶绿素值,而双江大桥处,则主要是由于河道过水断面的放大导致流速的降低,同时沿岸云阳县县城的排污使得这一河段的营养负荷相对提高,从而为上游随流漂移下来的蓝藻提供了较佳的生长环境.  相似文献   
993.
The replenishment and persistence of marine species is contingent on dispersing larvae locating suitable habitat and surviving to a reproductive stage. Pelagic larvae rely on environmental cues to make behavioural decisions with chemical information being important for habitat selection at settlement. We explored the sensory world of crustaceans and fishes focusing on the impact anthropogenic alterations (ocean acidification, red soil, pesticide) have on conspecific chemical signals used by larvae for habitat selection. Crustacean (Stenopus hispidus) and fish (Chromis viridis) larvae recognized their conspecifics via chemical signals under control conditions. In the presence of acidified water, red soil or pesticide, the ability of larvae to chemically recognize conspecific cues was altered. Our study highlights that recruitment potential on coral reefs may decrease due to anthropogenic stressors. If so, populations of fishes and crustaceans will continue their rapid decline; larval recruitment will not replace and sustain the adult populations on degraded reefs.  相似文献   
994.
随着云南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与极端气候事件的频发,高原大中型湖泊面临着水质恶化、生态与环境功能退化的长期胁迫.为识别亚热带大型湖泊面临的主要环境压力,以杞麓湖为研究对象,在对沉积物钻孔进行物理(粒度、烧失量)、生物(色素、硅藻)等指标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监测和湖泊调查数据,重建了近两百年来湖泊水文条件、富营养化和环境变化的历史,并对硅藻群落结构的演化进行了驱动过程识别.沉积物粒度在1958年之前变化总体较为稳定且有较高的黏土含量;随着围湖造田等流域开发的增强,沉积物粒度组成自1960s开始频繁波动且粗颗粒组分快速增加.1981—2000年期间,随着落水洞泄水工程的修建杞麓湖的水位控制与水文调控得到加强,沉积物砂质含量降低且粒度组成变化较小;2000—2013年期间,湖泊疏浚工程的开展和区域降水的持续减少都导致了沉积物粒度组成波动较大、粗颗粒组成较高.沉积物色素记录了湖泊初级生产力的缓慢上升出现于19世纪中后期,并自1960s开始总叶绿素与蓝藻色素含量总体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加趋势并持续至今.而在2000—2005年期间,湖泊浅水区的疏浚清淤导致了内源营养盐输入量的降低与藻类生物量的明显下降;沉积物蓝藻色素含量在1998、2008和2012—2013年左右出现明显的峰值,指示杞麓湖可能出现了较大范围的蓝藻暴发事件.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湖泊硅藻群落结构出现了多次明显转变且呈现底栖硅藻百分比长期降低的特征,水体富营养化的持续是驱动硅藻群落结构演替的主要因子,而水生植物退化、水文条件与气候变化也对硅藻群落的构建产生了重要的叠加影响.本文的沉积物分析结果表明,亚热带大型湖泊的生态治理与环境保护需要重点围绕营养盐负荷控制、水文调控优化与底栖生境恢复,并需应对全球变暖与极端气候事件产生的叠加影响.  相似文献   
995.
郭劲松  陈海燕  李哲  肖艳  方芳 《湖泊科学》2018,30(5):1177-1186
自三峡工程论证以来,其建设和运行可能引发的问题成为相关领域研究的热点.2003年6月,三峡水库开始一期蓄水.检索发现,2002年之前有关三峡的研究绝大部分集中于移民和工程建设风险等方面,与水环境相关的论文数量不足5%,相对较少.因此,本文重点对2002-2017年期间,在SCI-E/SSCI上刊发的520篇研究型英文论文和在中国核心期刊上刊发的777篇中文论文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关于三峡水库水环境的研究论文数量整体呈逐年递增趋势,中国在三峡水库水环境研究中占据主导地位;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和《环境科学》分别是刊发英文论文和中文论文最多的期刊;中国科学院、重庆大学和三峡大学是三峡水库水环境研究最活跃的机构;"消落带"、"水华"、"浮游植物"、"营养盐"和"水温分层"等方面是三峡水库水环境近几年研究的热点.分析关键词还发现,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关注的兴趣点和重点不同.一方面,这有利于更全面的研究和多学科之间的碰撞交流;另一方面,即使是表达同一事实,由于学科差异而采用了不同的学术术语和关键词,又妨碍了学科之间的顺畅交流.因此,从科学凝炼不同类型水域共性问题和整合及运用多尺度、多维度的研究手段两个方面着手,不仅可以深度融合不同学科的理论和学术思想,还能深化三峡水环境的研究并提升我国在水库环境生态学研究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996.
渤海湾赤潮藻类浓度与环境因子的非线性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渤海湾赤潮藻类浓度及环境因子的监测数据(2003年5月~9月),以线性相关系数、秩相关系数以及Hoeffding独立性检验统计量来衡量藻类浓度和环境因子的各种相关性,从而选择出影响藻类浓度的主要环境因子,结果表明:风速、气压、表层水温、pH值、盐度、DO、硅酸盐、NO3^--N与藻类浓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97.
滇池东北岸生态修复区的环境效应--Ⅰ.抑藻效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滇池东北沿岸带生态修复区抑制蓝藻水华的功能,对比监测了修复区内外水体中chl.a浓度,通过原位围隔试验研究了修复区内聚集藻类的降解过程,测定了水生植被的遮光率及其对藻类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显示,修复区具有捕获富集和分解消除漂浮性蓝藻的作用,同时能通过水生植物的遮荫作用抑制藻类光合作用。在蓝藻水华暴发期(7-10月)修复区内蓝藻大量聚集,chl.a最高浓度达到修复区外的29倍;聚集在修复区内的藻类在微生物作用下迅速降解,chl.a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反应系数为k=0.2173(时间单位为天);修复区内挺水植被的遮光率可以达到90%以上,能降低植被区内水体中藻类光合作用强度60%左右。  相似文献   
998.
The Lebanese crustal segment is part of a much larger carbonate platform deposited along the northwestern margin of the Arabian Plate, in the eastern Mediterranean region. It is made up mainly of Jurassic–Cretaceous carbonate rocks. Most of this stratigraphic sequence is exposed in the Nahr Ibrahim canyon and surrounding areas in central Lebanon. The various formations, from the oldest unit (the Lower Jurassic Kesrouane Formation) to the Upper Cretaceous Chekka Formation, are made up of different types of carbonate rocks including micritic limestone, medium‐ to coarse‐grained dolostone, biomicritic (chalk), biosparrudite limestone, micritic dolostone, pelmicrite, marl and marly limestone. Results of this first chemical investigation on the Lebanese carbonate platform show that the micritic limestone of the Kesrouane Formation is relatively enriched in Ca, Na and Sc, and has low rare‐earth element (REE) contents. The marl units of the Hammana Formation are enriched in Al, Fe, K, Ti, Rb, Ga, Nb, U, Th and REE. The chalk of the Chekka Formation shows the highest phosphorus content.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P and Sr contents with time (from the Lower Jurassic to the Upper Cretaceous carbonate units) characterizes the Lebanese sequence; this is interpreted to be related to a possible increase in continental weathering rates during the Mesozoic. Enrichment in Ni, Ti and Nb in some formations is interpreted to be linked to Mesozoic volcanism in central Lebanon. The Cretaceous formations are subdivided according to their REE patterns into two distinct groups: limestones (Mdairej, Sannine and Maameltain formations) which are depleted in REE; and marl/chalk (Hammana and Chekka formations) which are significantly enriched in REE. On several geochemical variation diagrams, such as the K–Ti–P triangular plot, the Lebanese Mesozoic carbonate formations are found to occupy distinct compositional fields. Thus, carbonate geochemistry could prove to be a powerful tool (especially when combined with petrographic data) in characterizing and correlating carbonate formations (chemical stratigraphy), particularly in regions where field evidence may be limited. Results of this study have significant implications for the entire carbonate platform that covers a large part of the eastern Mediterranean region. Copyright © 2002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999.
珊瑚礁的地球化学特征记录了其形成时周围海水的状况,能够反映古海洋、古气候和古环境变化;然而珊瑚礁形成过程中及其形成后,容易受到成岩作用的影响,导致其矿物组成和地球化学特征发生变化;因此,在对珊瑚礁的研究中,首先要识别出保存原始沉积特征的组分,并排除后期成岩改造的影响。以西沙群岛永兴岛的SSZK1珊瑚礁钻孔岩心为研究对象,通过矿物学、岩相学和地球化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不同层位的生物化石、碳酸盐胶结物进行原位地球化学分析,探索成岩作用对不同形成阶段矿物的改造。SSZK1井岩心的岩石类型主要为骨架灰岩和生物碎屑灰岩两大类;岩心礁相碳酸盐岩沉积后主要受控于早期大气成岩作用,成岩层段揭示的主要成岩作用类型有胶结作用、新生变形作用和溶解作用。电子探针和LA-ICP-MS的原位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阶段的珊瑚礁碳酸盐岩的矿物成分较为单一,主要是由方解石组成,仅在局部的生物化石中保存了原始形成的文石。后期形成的碳酸盐胶结物(低Sr/Ca、低Sr、高Mg/Ca)和原始的生物化石(高Sr/Ca、高Sr、低Mg/Ca)具有明显不同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不同阶段的碳酸盐矿物受不同来源流体的制约。  相似文献   
1000.
利用西沙海域最新采集的高分辨率二维地震资料及钻井资料,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建立了西沙海区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并在西沙海区新近纪识别出点礁、塔礁、台地边缘礁和环礁这4种不同类型生物礁,总结了不同生物礁的地震反射特征。早中新世时,西沙碳酸盐岩台地开始发育,台地数量较少且规模有限;中中新世,随着海平面的持续上升,海平面上升速率和碳酸盐岩的生长速率接近,此时碳酸盐岩台地发育规模达到最大;晚中新世以后,海平面继续上升,海平面上升速率远大于碳酸盐岩的生长速率,随着水深的快速增加,台地进入淹没阶段,不适合碳酸盐岩台地及生物礁发育,仅在部分构造高部位继续发育,生物礁主要为大型的环礁。控制西沙碳酸盐岩台地发育的影响因素为构造作用和相对海平面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